灸疗

        灸疗也称艾灸,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、熏熨,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。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,故而称为艾灸,另有隔药灸、柳条灸、灯芯灸、桑枝灸等方法。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。按灸疗方式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,按艾条烟量,分为有烟灸和无烟灸。

直接灸:直接灸是艾炷灸的一种,又称明灸、着肤灸。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。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,分有瘢痕灸和无瘢痕灸。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,愈后留有瘢痕者,称为瘢痕灸。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,不留瘢痕者,称为无瘢痕灸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间接灸:间接灸也叫隔物灸,就是将艾炷下面垫着姜片、蒜片、食用盐或药饼等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,具有温经通络的作用,又不会像直接灸那样灼伤皮肤,间接灸的种类有很多种,可根据病症的不同选用不用的物品作隔垫。施用灸法时,将艾炷隔着姜片(隔姜灸)蒜片(隔蒜灸)食盐末(隔盐灸)或在药品制成的薄饼(附饼灸、豉饼灸、椒饼灸等)上施灸,而不直接将艾炷放在皮肤上,这种方法叫间接灸

 

有烟灸:明朝《医学入门》云: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”说明灸疗还可以弥补药疗与针疗之不足。 现代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,艾灸具有调整脏腑组织功能,促进体内新陈代谢,增加红、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功能,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。通过一定的穴位艾灸,能使人体产生一种温和灼热的感觉。利用这种热力的作用,透入人体肌肤而产生的刺激,能促使血液循环通畅而起到治病和保健之功效。艾叶性温,有温经散寒之作用;艾味芳香,有开毛窍,透肌肤作用;艾能温通十二经脉,通过艾灸能达到防病治病,保健的目的。

 

无烟灸:是用现代工艺加工生产出的艾条,通常烟雾较小或无烟,其治疗效果与有烟艾条相同。